当前位置:
>>
2024年工作动态
宁海交通部门开展“互联网+调处”
  • 阅读:
  • 时间:2024-06-14
  • 发布:市交通局(市港口管理局)
  • “没想到我在千里之外的老家,还能拿回去年在宁海学车的退费,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!”近日,身在湖北汉口的张女士通过“互联网+调处”收到宁海驾校异地给付的4000元未完成学时的培训费后高兴地说。

    去年11月,张女士在宁海某驾校报名学车,缴纳了5000元培训费。后来因为身体原因辞职返回湖北老家,学车一事就不了了之了。张女士多次要求驾校退回剩余学费,都遭到了拒绝。无奈之下,今年6月,张女士找到了宁海县交通执法队梅林中队枫林”调解室。考虑到张女士目前人在外地,调解员组织双方通过腾讯会议视频进行了线上调解。调解员晒出驾培合同、缴费记录等证据,并结合交通部《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》对驾校进行了批评教育,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共识,驾校退还张女士剩余4000元培训费。就这样一件相隔千里的驾培纠纷,通过“互联网+调处”工作模式顺利得到了迅速化解,免除了当事人来回奔波之苦。

    今年年初以来,宁海县交通执法队梅林中队启动“枫桥式”基层站所创建工作,创立“枫林”品牌调解室,组建“交通之家”,落实“三个一”便民服务。同时在出租车、维修驾培等高频投诉领域,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调处”工作模式,提前通过微信群做好线上事先沟通和调查收集证据,组织双方进行可视化视频调解。“互联网+调处”这一创新工作法,不仅减轻了当事人负担、提高了调解效率,且省钱、省时、省心,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矛盾纠纷,让交通执法更有温度、速度。原先异地投诉案件,需要1-2星期才能办结,现在半天就能完成调解。截至目前,“枫林”调解室已通过线上调解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余件。

    下一步,宁海县交通执法队将坚持党建引领、坚持数智执法,持续深入推进“互联网+调处”工作模式,实现矛盾纠纷在早、处置在小、化解在萌芽,真正做到“案结事了”,提升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