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0日,中国航海日论坛(宁波)组委会在2019年中国航海日论坛新闻发布会上公布:原创歌曲《我要去航海》正式成为中国航海日论坛主题曲,这也是中国航海日论坛活动举办以来首支专属歌曲。
“航海Rap”唱响中国航海日
最初创作这首歌曲的,不是什么专业团队,而是2个名不见经传的宁波交通港航人。在音乐创作上,他们是纯“素人”,没有学过系统的乐理知识。只凭着一腔对航海的热爱,凭一个缠绕不去的执念:希望更多的人,尤其是年轻人,从水泥森林里走出来,关注航海、投奔大海,搏击风浪,不怕困难与艰险,追求梦想。
1405年7月11日,郑和船队第一次出发,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。2005年,为纪念郑和下西洋,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“中国航海日”,也是我国涉海领域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法定节日。
2015年,宁波首次举办中国航海日论坛。2016年,中国航海日论坛长期落户宁波。“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中国航海日?”两人琢磨开了:“既然足球赛、奥运会有歌就能唱响,如果中国航海日也有一首歌,那肯定会吸引大家的关注。”
两人开始构思歌词,时而痛苦郁闷,时而为碰出火花击掌相庆,历经三个多月,写了数十个版本,最终定稿。有了歌词以后,两人又商量谱曲。根据观察和调查,两人一致认为,用rap的形式,可能会吸引年轻人来参与到中国航海日中来。”
2017年7月9日,两人对这一天记得相当深刻。歌曲一上线,就火遍网络,并引起了2017中国航海日主办方的关注。在这个基础上,2019年中国航海日论坛(宁波)组委会经过慎重考虑,决定将歌曲“优化升级”为主题曲。
用音乐的力量传播航海的精神
“《我要去航海》,首先打动我的是歌词,充满了正能量,激昂励志,新时代的年青人需要这样的激情和动力。旋律充满活力,符合现代年轻人对航海的向往和神圣感。”三亚市音乐协会副主席、知名音乐人王安磊通过朋友了解《我要去航海》的相关情况后,主动请缨参与歌曲的演唱。
除了王安磊,被《我要去航海》打动的还有多名歌手以及宁波交通系统的工作人员,他们也纷纷加入演唱的阵列。
来自“一带一路"国家——喀麦隆的阿里(Abri),已在中国生活9年,他会法语、英语和中文三国语言,上过央视和湖南卫视的留学生节目。
“音乐,对我而言,就是一种表达。”这次参加《我要去航海》的录制,给了他一个这样的机会。他很高兴,用一句话回答了所有的疑问。“我是大海的儿子。我要为她歌唱,我希望大家能从我的歌声中听出我对大海的渴望。”
宁波市港航管理局职工吴谈既是作曲,也是演唱者之一。通过参与歌曲的制作及演唱,他颇为感慨。“歌曲创作、录制的过程,就像航海一样,需要坚持,克服困难,才成就了这首大家爱听的歌曲。”
演唱者之一张晓宇说,自己从歌词中想象到中国航海历史的荣耀,从歌曲旋律感受了大海气势的磅礴,“伟大,激励我们积极投身到新的历史使命中,贡献出自己的一份担当。”
我们每个人都在航海
7月10日,中国航海日活动论坛(宁波)组委会发布了《我要去航海》MV。2009年“感动中国”十大人物之一、中国环球航海第一人翟墨公益出演。
翟墨曾是一个画家,但却实现了中国首次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。2007年1月,翟墨从山东日照出发,用两年半的时间,独自驾驶无动力帆船,横跨三大洋、四大洲,航行三万五千海里,成为中国环球航海第一人。
谈到公益出演《我要去航海》MV的初衷,翟墨认为,中国是一个航海大国,需要当下的载体去推广宣传,拓宽人的视野。“我们用航行、绘画、电影电视剧、歌曲,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拥抱大海,承载历史。”
“中国要成为一个强国,必须要重视海洋,航海精神是探险精神。”翟墨说,我们要从站在岸上看海,到把心贴近海洋。”
4月23日,习近平主席在青岛集体会见了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。在讲话中,习近平鲜明提出“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”理念。“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,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,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,各国人民安危与共。”
时代变幻,世道莫测,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海洋要去航行,乃至国家、民族也有。翟墨相信,中国人的海洋时代来临了。“炎黄子孙将会再次回到最初的出发地,重拾应有的辉煌与荣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