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0日,《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(2035年)》获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。总规修订自2021年9月启动,历时3年完成编制、对接和批复,标志着全省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取得重要规划支撑。
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是指导宁波舟山港发展、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。新版总规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、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高度出发,集约利用、整合提升宁波舟山港岸线资源,推动港口建设发展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,持续增强港口综合实力,对于宁波舟山港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强港,打造“双循环”战略枢纽,助力浙江海洋强省和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。
新版总规最大的亮点之一是新增杭州湾港区,余慈地区多年以来期盼出海口的夙愿终于实现,为今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强化了重要港口规划支撑。宁波舟山港将在原有港区划分基础上,总体上调整为“一港、两核、二十区”的空间格局。其中,“一港”即宁波舟山港;“两核”即中部核心区和北部核心区,中部核心区由北仑、大榭、穿山、梅山、金塘、岑港、六横、定海、沈家门港区组成,是宁波舟山港的港口发展起源,北部核心区由衢山、嵊泗、洋山港区组成,是快速发展的新兴核心区;在上一轮规划19个港区基础上,新增杭州湾港区,形成“二十区”。基于港口发展基础、发展空间、运输地位和发展环境等指标,划分为14个主要港区和6个一般港区。新版总规预测2035年宁波舟山港货物总吞吐量达18亿吨、集装箱吞吐量达6000万标箱。
宁波舟山港总规获批后,宁波舟山港将进一步增强港口发展动能,有效带动区域临港产业提质升级,促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,有力推动实现从世界大港迈向世界一流强港的转型升级。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快释放宁波重大水运项目建设投资潜力,推动大榭集装箱码头二期、梅山滚装码头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开工,梅山港口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等继续加快建设,有力推动一批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加快落地,为宁波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,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坚实的港口“硬核”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