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象山丹城交通运输执法管理站以枫桥式基层站所建设为抓手,通过机制创新与服务优化,成功化解多起汽车维修纠纷。如某车主因事故车辆经维修后仍存在故障,与维修企业多次协商未果后投诉。站所执法人员街道投诉后迅速启动纠纷调处程序,通过"专业介入+多元共商"模式,联合象山县公运中心、法律顾问及维修行业协会专家开展联合调查,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费用分摊协议,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。通过践行新时代"枫桥经验",将有效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矛盾纠纷"发现在早、化解在小、预防在先",为优化营商环境、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实践样本。截至目前,已成功调解维修类矛盾纠纷14起。
建立联合调解机制,凝聚多元共治合力。通过深化"部门联动、社会参与"的调解体系,整合交通运输部门执法人员、公职律师、行业专家等力量,成立法律志愿服务队,形成"行政调解+专业指导+行业评估"三重保障机制。涉事车辆经第三方机构技术检测后,组织多部门开展责任认定与赔偿测算,明确双方权利义务,建立履约回访制度,确保调解结果有效执行。
延伸基层治理触角,打造"一站式"服务体系。定期组织法律顾问、行业专家深入企业开展合规经营培训,通过典型案例解析、新规政策解读等方式提升企业法治意识,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项培训6场次,覆盖维修企业32家。同时,站所设置便民服务区,配备应急药品、共享雨具等设施12类,推行"说理式执法""远程非现场办案"等新型执法模式,实现执法效能与服务温度双提升。